在微博中,刘若英还写道:
昨天从早上六点 我醒了 我哭了 我笑了 我气了 我骂了 我喊了 我 几乎崩坏了。
这是真实的刘若英,正如她一贯示人的淡妆素裹形象。不是被神化了的完美「人设」,而是有着情绪和脾气的真实「人生」。
刘若英说她喜欢问「然后呢?」
小时候每次听到公主与王子从此过着幸福快乐的日子,她总想知道,那然后呢?
故事就结束了吗?幸福快乐就是终点了吗?
通过在这支纪录短片,刘若英给出了她的答案:
幸福快乐不是终点,停下来才是终点。
永不停下追寻的脚步,是她坚持贯彻的人生信条。
因为脚下的路只有走过,才能成为自己的故事。
其实翻看她的履历,不难发现,刘若英在每一个领域都做的很好,都像是一个全新的自己。
她三岁学钢琴,中学毕业于台北私立光仁中学音乐班,之后又远赴美国加州大学攻读古典音乐学士学位。
她拿过金马奖最佳电影歌曲奖(《为爱痴狂》)、CCTV-MTV音乐盛典港台地区最受欢迎女歌手、MusicRadio中国TOP排行榜港台最受欢迎女演员;
《后来》、《很爱很爱你》、《为爱痴狂》等都是传唱度极高的金曲,至今还是各大KTV必点曲目。
至今她在微博上的介绍也只有简简单单两个字:
歌手。
但她的成就却又不仅仅只是在音乐上。
电影方面,她第一次主演电影就拿下了亚太影展最佳女主角(《少女小渔》);
之后更是在东京国际电影节(《美丽在歌唱》)、香港金紫荆奖、大陆百花奖(《天下无贼》)等两岸三地各类奖项上都均有斩获。
还有电视方面,她也拿下过中国电视艺术双十佳女演员奖(《粉红女郎》)、白玉兰奖最佳女主角(《新结婚时代》);
和黄磊、李心洁合作主演的《似水年华》更是文青必看篇目,让乌镇从此成为新的文艺朝圣地。
这两天上海地铁站里还贴着她作为乌镇代言人的海报。
写作方面,光散文集就出版了六本,其他的专栏随笔更是庞杂多样。
香玉的书架上就有收了《我的不完美》和《我敢在你怀里孤独》。
甚至就连这支短片中的所有台词,也是刘若英自己亲手撰写的。
短片中,刘若英说:
这些遇到的人,看到的事,唱过的歌,说过的话,让我很想把她编成影像,分享给你
于是她又开始尝试剧本创作,从一个演故事的人,变成一个说故事的人。
去年2年,刘若英曾携她的个人首部编剧的《易副官》亮相第十四届香港亚洲电影投资会(HAF),并获得了「万达电影大奖」。
影片取材于刘若英自己的家庭故事,讲述了上世纪台湾乐坛黄金年代的歌手巧儿与影响她最深的人——易副官的故事。
想来应当又是一个深情而温柔的故事。
而为了保证质量,刘若英还找来了恩师张艾嘉和庄丽真共同担任监制,来监督自己的导演处女作。
能像刘若英这样能在各个领域都有所成就的才女,整个娱乐圈都找不出几个。
她有的不仅是才华,而且清楚知道自己想要什么,并尽可能做到最好。
永远朴素优雅形象的刘若英,其实出生于一个富裕的家庭。但在她成名前,曾当了三年半的助理,买槟榔,刷马桶,各种杂活都干。
而且她还和另一个助理分配洗马桶的任务,一三五由刘若英洗,二四六则由另一个助理负责。
而这个人,叫金城武。
这可能听起来像是个段子,但是真事。
现在的刘若英,早已是家喻户晓的人物了,现在回想起曾经的过往,或许也会忍不住想笑吧。
2011年,刘若英传出婚讯,嫁为人妻;
2015年,她怀胎十月,成为了一个母亲。
现在的她,就像所有的母亲一样,煮菜做饭,陪伴儿子。
和大家一样,一样去市场买菜,一样为了5块钱杀价而沾沾自喜,一样去排队打出租车,一样为了儿子发烧该不该吃退烧药而烦恼。
生活中的刘若英,和她在电影中塑造的一个个角色一样,都让人人的感觉非常亲切温柔。
《征婚启事》里的杜家珍,一心爱着那个不回电话的男人,用征婚遮掩孤独;
《人间四月天》里的张幼仪,贤妻良母的典范,以为只要紧紧追随丈夫的脚步便能抓住丈夫的心;
《粉红女郎》里的结婚狂,善良真诚,渴望一份真正属于自己的爱情;
哪怕是《天下无贼》这样的犯罪片,王丽也是温柔的,最后怀着孩子吃着烤鸭泪如雨下。
她的角色让人觉得真实、亲近,是因为她都是从一个普通女人的角度去诠释角色。
她说,我希望大家看到我,就像看到自己一样。
我跟很多正在努力的你一样,会觉得自己极度缺乏自信,但缺乏让我不断地想要试探,去认识从未预见的自己。
在短片中,刘若英说:
我一手化妆,一手切菜,一手写作,
试图想打点好一切。
但即使方方面面追求完美的刘若英,也更愿意承认自己的无能为力。
紧张、焦虑、觉得自己不够好,甚至有时候讨厌自己。
但也许,正因为这些心情你们也会,所以才让台上的我跟台下的你们是在一起的。
我从来不是一个偶像,不是让你们来崇拜或羡慕我的,我们是来陪伴彼此的同温层。
连负责这支短片的导演周格泰说:
这一次拍到的刘若英,是最真实的她,她并非遥不可及,正如片中那些各行各业的女孩,她们都从年轻蜕变为成熟,从害怕未知到走过属于自己的每一段路。她们,都与刘若英一样。
这是最真实的刘若英,也是最令人爱的刘若英。
推荐阅读:旗龙